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佚名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决定》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的领域,第一次提出非公有制企业应享受的待遇。这些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如何抓住这个大好机遇,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应该在民营企业中推行战略管理。
民营企业为什么要推行战略管理 我国民营企业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确实有许多优秀的企业涌现出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也有相当多民营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走向灭亡,甚至出现了"一大就死"的现象。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7.5岁,但是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造成民营企业不能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战略管理。所谓战略管理,主要是指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战略管理一般包含四个关键要素:战略分析——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战略实施——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的有效性。很多民营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所以企业决策只能凭经验,随意性较大,根本谈不上战略管理,从而导致短命现象。 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靠胆量,第二阶段凭技术,第三阶段拼规模,第四阶段打广告。在当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靠什么?应该靠战略管理,这是由我国民营企业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第一,民营企业允许进入行业范围的扩大,迫切要求推行战略管理。民营企业允许进入的行业范围越来越宽,选择合适的行业将是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次对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调整,都必然导致民营企业的扩张式发展,所以,可以预测民营企业必将上演新一轮扩张。但是扩张不是若干行业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目的。根据战略管理的思想,企业进入什么行业、何时进入都是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的。民营企业通过推行战略管理,就可以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竞争地位,确定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合适的行业,同时退出自己没有竞争力的行业,从而降低扩张过程中失败的可能性。 第二,民营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推行战略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前许多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正从依靠自身积累的发展为主转变为对社会资源进行"再整合"的发展为主,从增量投资的贡献者转变为对存量资源重组的组织者。许多民营企业通过产权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和竞争力的增强。但是,目前民营企业的竞争将是全球范围内的,凡是民营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外国资本照样可以进入。而外资企业往往是从自己的战略目标出发选择市场和行业的,所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的实质是战略的竞争。如果仍然采用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推行战略管理,那么竞争的结果将不会如人意。 民营企业如何推行战略管理 国际上推行战略管理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而在国内战略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管理理念。因此,中国的民营企业如果推行战略管理,必须要求多方配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一,政府有关部门为民营企业推行战略管理营造氛围。从1999年起,我国大中型企业开始推行战略管理,后来制定"十五"计划又把研究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推进了一步。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型企业都成立了战略研究部,来制订发展战略,推行战略管理。对待民营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采取类似的策略,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对民营企业推行战略管理给予适当的引导。 第二,民营企业要建立和战略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用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曾经发挥过较高的管理效率。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张,特别是随着民营企业家战略管理意识的增强,他们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民营企业组织结构的反应和决策者的反应表现出严重的不一致,战略管理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战略管理就是要求战略与环境相协调,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相协调,因此,民营企业要建立一个服务于战略管理的组织结构。 第三,民营企业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推行战略管理。许多民营企业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自身由于人才方面的限制没有能力推行战略管理。从国际范围来看,很多国际大公司在推行战略管理时也不是完全凭借自身力量,而是利用管理咨询公司这类社会中介机构,因为这些结构具有人才优势,具备推行战略管理的丰富经验。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借助于咨询公司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推行战略管理应该更多地利用诸如此类的外部资源。
·上一篇文章:企业通向全球市场的必由之路
·下一篇文章:民企治理:民企战略发展智慧化治理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om/html/zl/002516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