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商报  作者:周京震

    金融风暴发生后,雷曼CEO变卖珍藏的字画以偿还债务。而类似的事情在南京同样发生着。

    记者近日获悉,南京一位知名企业家因受整个经济大环境影响,手头资金短缺,于是将自己收藏多年的傅抱石、张大千和徐悲鸿的几幅名画变卖,获得大量资金,维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此信息在江苏嘉恒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也得到了验证。该公司负责人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将于12月28日在南京进行的秋拍上,也有一些企业家因为急需资金而拿出来拍卖的字画藏品。

    “在这些企业家的眼中,平日里收藏的字画在紧急时就成了他们的融资渠道。”该负责人说。

    江苏商人钟情艺术品

    据了解,中国书画的兴盛一部分原因是其内在价值的回归,但更重要的也许是新资金的介入。

    从2004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里就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大量来自民营企业的资金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现在境外的买家吃书画已经吃不过境内的老板。”

    “在这些民营企业中,主要有一南一北两大军团。南方军团以江浙企业家为主,他们对江浙一带书画家的作品有浓厚兴趣,注重艺术价值。北方军团以北京、山西和东北的企业家为主,注重历史价值。北方军团介入时间较早,但是南方军团势头更猛,总投入资金后来居上。”南京一位玩字画多年的行内人士这样称。

    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2004年6月26日,南京天地集团老总杨休以创中国书画成交之最的价格购买陆俨少画作百开册页。杨休的一番话说出了很多企业家的心声。他认为自古以来,企业家就是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主导力量,艺术品的价格节节攀升,也主要是大量抱着增值、保值的目的商人参与其中。

    国外也是如此,艺术市场历来是企业家的事情。

    究竟有多少企业家对艺术品情有独钟?据这位行内人士估计,在南京仅在房产领域就至少有二三百位企业家在较大规模地投资艺术品。仅在慈溪、宁波两地,投资艺术品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家就有二三十位之多。常州蓝宝集团、浙江小小集团、浙江金轮集团、浙江徐龙食品集团等等只是冰山一角。除杨休之外,南京的不少企业家都在投资艺术品。

    中国城投集团董事、城投(江苏)集团董事长杨高才也是这些“收藏大军”中的一员。近年来除投资收藏外,他还资助艺术期刊和艺术网站,出资为艺术家办画展。他认为投资艺术品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文化氛围,而且能够合理避税,更重要的是艺术品具有保值增值功能。这一轮金融危机,股票、房产、艺术品作为三大投资渠道的前两者都下跌了很多,而艺术品尤其是中国书画却成了资金的避风港。杨高才表示,现在正是投资中国书画的好时机,他将与业内高端人士合作,加大艺术品投资力度,并在东郊的城投(江苏)集团总部建立美术馆,展示企业收藏的艺术品。

    艺术品成资金“蓄水池”

    南京一位专业从事画廊经营的经理则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这些企业家如此热爱艺术品,一方面是看中书画市场的增值功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艺术品是资金“蓄水池”。他给记者讲了台湾笔记本制造商、广达电脑公司总裁林百里的故事。

    林百里是位字画的发烧友。为了购买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他可以毫不犹豫地一次性开出5000万元的支票,将身旁的人吓一跳。台湾的媒体曾称林百里是一个“天天换美人”的电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成都郫县老人称张大千之子 爸爸留了8张画
·下一篇文章:中外学者纪念儒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om/html/arts/081214161946F97F6FE5E91H7K9J6BA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