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十八岁成人宣言:感谢帮助过我的人

    18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18岁,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18岁洋溢着青春的豪情;18岁是最富光彩的年龄。

    4000多名从少年跨入青年的申城学子,在2006年1月1日这个特别的时刻,在扬帆的东方绿舟里,为自己的人生旅程留下了一个鲜明的坐标……

    “我参加的学生活动也不算少了,但当场能让这么多快20岁的大孩子感动地泪流满面的,还是头一次。”1月1日,市教委副主任李俊修从“2006东方绿舟十八岁成人仪式”舞台上走下时,感慨地说。这里,来自青浦高级中学、宜川中学、市南中学、朱家角中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上海港湾学校的4000多名申城高三学生刚刚完成了一个人生历程上重要的仪式——成人礼。

    【现场篇】镜头一:成人礼,揭开新的篇章

    1月1日清晨9:00,当新年第一缕阳光给大地染上一片金黄,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汇成了青春的海洋。此刻,大家在等待着一个庄严而又神圣时刻的到来——成人礼,人生,从此将揭开一个新的篇章。

    在原天安门国旗班班长孙健、原人民广场国旗班班长徐海军和原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班长吕向东三名旗手的领队下,国旗仪仗队的飒爽军姿顿时震撼了全场,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神圣感。来到现场的家长们纷纷举着相机、DV,对着现场一阵猛拍,这是孩子一生值得纪念的时刻,不少家长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告别童年和少年,年轻的公民向国旗致以崇高的敬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鸣17响礼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行注目礼。之后,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全体18岁青年面对国旗,右手握拳举起,庄严宣誓——

    在此正式成人之际,我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名义,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庄严宣誓——捍卫神圣宪法,维护法律尊严。履行公民全力,承担社会义务。人民幸福为先,国家利益至上。热心社会公益,无愧祖国养育。勤勉奋发有为,不负人民厚望。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

    宣誓人:XX

  镜头二:流泪,因为感恩的心

    “十八年前的一天,在一条长廊尽头的玻璃门里边,医生和护士在紧张地忙碌,门外面,爸爸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渴望……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伴随着一阵阵的阵痛和呻吟,在妈妈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的时候,一声婴儿的啼哭穿过门缝,充满了整个长廊,一个小生命来到了人世。这个婴儿就是今天的你啊。”在大雅培训机构一个柔和舒缓的女中音的带领下,4000多名学子轻轻闭上眼睛,对18年的生活作了一次回放。

    我上幼儿园了——在门口哭着,妈妈狠狠心离开了,却又不忍地偷偷回望。有一天,我贴着个五角星回来了,一脸的得意,爸爸抱住我亲了又亲——劳累了一天的你们回到家,听到我甜甜的叫声,所有的疲劳与不快都烟消云散……

    我上小学了——第一天背上了书包,第一天穿上了校服,爸爸忽然觉得我真长大了,看着我走进教室,看着我打开书包,你好欣慰好欣慰。爸爸告诉我长大要学知识,会越来越有出息。

    我上初中了,学的东西更多了,那一身标准的校服下面,是一个标准的时间表,上课—做作业—复习—考试—补课—兴趣考级—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我的很多时间沉湎在电脑里,我和你们的话越来越少……

    我进入了高中的岁月,我的个子高得和你们不差上下,随之长高的还有我那万花筒般的想法,你们摸不透我内心的赤橙黄绿……你们心里依然深爱着我,只是很久很久没有亲我了,很久很久没有抱我了。

    辛劳的爸爸妈妈啊,陪伴着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不知何时,你们的两鬓添了一丝丝的白发;不知何时,你们的眼角多了一丝丝的皱纹;不知何时,你们的脸上有了一丝丝的疲惫……今天,我才真正知道了,你们的爱,与山海一般,让我今生今世感恩于心!

    成人礼上老师说:请同学们慢慢睁开眼睛,调整一下呼吸,把右手放在左胸口,然后,跟着我一起大声宣读:

    我长大成人了!我长大成人了!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生命;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人!请相信我,在未来的路上,风风雨雨,我会自己去迎接。我会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我想大声地说,我长大了,感谢你们!在这个里程碑的时刻,同学们以一种特殊而神圣的方式向所有人心怀感恩。

    镜头三:成长游戏,为自己和别人负责

    50名同学(25名男生、25名女生)排成一排,把你的左脚和我的右脚绑在一起,一同举步,携脚并进,一同突破18米大关。

    这就是考验团体智慧、勇气和团队精神的成长游戏。在东方绿舟大草坪,来自6所学校的30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成长游戏“成长的历程”——选择18米的距离,正是寓意着同学们携手一同跨入18岁成人的门槛。虽然只有短短的18米,但是没走出两步,一个同学倒下,整个一排就像骨牌一样倒下了。更有一个队伍,前16米走得整齐稳当,没想到在离终点还有不到2米的地方戟折沙沉,女孩简直要哭了,身边的两个男生憋着气,索性使劲把她拖过终点线。正如港湾学校物流管理专业邹烨同学所说的: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喊着整齐的口号,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向前走。虽然走的过程中,有同学摔倒了。但是,没关系,停下来,我们再次出发。我们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着。最后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参与,我们体验着自己努力的成果。长大意味着很多,意味着我们要担负起很多的责任。也许从前的我们很任性、不懂事。但是,从这一刻开始,我们要重新学会。

    【学生感言篇】

    我们长大了

    杨洁莉(朱家角中学)

    2006年的第一天,我们参加了18岁成人礼。看着陆续进场的同学们,我不禁自问:我们长大了吗?我们真的成人了吗?从一个只会哭啼的婴儿变成了现在身穿西装英姿飒爽的18岁成人了吗?

    情绪在诗歌朗诵中彻底爆发,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的爱?为我们累出了多少的白发?为我们操碎了多少的心?眼泪在那一刻崩溃,我们欠父母多少情,是一辈子都还不了的。有的同学早已泣不成声,有的同学悄悄的拭去眼角的泪。那一刻我们长大了,因为我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体会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爸爸妈妈,我已长大,我会更加懂事,不必再为我操心;老师,我已长大,我会更加成熟,不必为我担心;朋友,我已长大,我会更加明白友谊的可贵。请你们相信,我已学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未来。因为我已长大。

    短暂的永恒

    青浦高级中学学生

    东方绿舟,一个见证我们成人的地方。当我们举起右手,在微风中宣誓,我们长大了。

    当优美的音乐带领着我穿越时空隧道,依稀看见小时候那个调皮的我,那个总是让父母哭笑不得的我,而父母因为有了我而心中充满欢乐,我是他们的开心果。开启另一扇心灵之门,那是一个埋头于书本题海中的我,初三的学习仿佛在题海中遨游,在书海中行路,原本开朗的我此中已无暇和父母谈天说地。连少得可怜的几次交谈也似乎是挤出时间来的……绵长的音乐又把我们牵回到了现在,一个徘徊在18岁门槛的青年。

    成人仪式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结束了,而它在我们心中却变成了永恒。

    成人之日,绿舟扬帆

    陈卓蕙(市南中学)

    岁月的巨轮在不知不觉中又转过了一格,当我睁开眼的瞬间,我已站在了2006年的起点。今天,我长大了!

    随着一声清脆、嘹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甜美,温柔的声音把我带到了十八年前的一刻,让感恩的情愫弥漫在我潮湿的心间。“18年前的今天,爸爸在焦急地期待,在妈妈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的时候,一声婴儿的啼哭穿过产房门缝,冲出整个长廊,宣告了一个生命的诞生,妈妈记住了这一天,爸爸也记住了这一天。这个婴儿就是今天的你。”

    排山倒海啊排山倒海!泪水瞬间盈满了我的眼眶,无法言喻的情感宛若汹涌的洪水,汇聚成一股酸楚,决堤而出!这泪水中有感动,有感悟,也有责任!

    成人仪式有感

    谭莹(上理工附中)
    
    当我们来到十八岁这个重要的岔道口时,我们回望来时的路,发自肺腑地向许多人说一声“谢谢”!

    十八岁,让我明白了肩上的责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不能再像孩子一样任意地撒娇、无理地取闹;不能再凭头脑的一时发热,任性于自我而不管不顾他人……成人后的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责任是多么沉重又多么富有意义。我们站在十八岁的路口,认认真真地思考一番,整装出发!

    ■相关链接 中国传统成人礼

    “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指出,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女儿)、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在过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18岁成人”不仅符合时代特点和法律要求,也结合了当代青年人身体发育成长的规律。

    妈妈见证我的成人礼

    邹烨(港湾学校)

    我会永远记得那天的画面。当我们举起左手放在右胸时,我们在心中起誓:“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以我壮志凌云,创造崭新未来。”

    仪式结束的时候,我和妈妈并肩走着。我看着妈妈,骄傲的对她说:“妈妈,我真的长大了,谢谢您”。虽然,我明白一句谢谢,并不能表达我对妈妈的所有感激之情。但是,从心底里,那刻的我只想对妈妈说那样一句真心话。(作者:肖波;沈彦)




上一篇八十年代大学生最缺的是什么?

下一篇观点聚焦:国学为何突遭青睐?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