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因此,如果真心要最大程度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在确立甲烷减排的雄心时,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现实困难,都得照顾和考虑到,这就需要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更多支持和援助。

  讽刺的是,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之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资金,美国是履行最差、拖欠最多的。

气候难题如何解?美国话语陷阱得先破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援助,是考虑到了发达国家在减排上欠下的历史大账。

  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宇燕指出,温室气体的排放,要从增量与存量两方面分开来看。从增量角度上看,最近这二三十年,发展中国家确实排放了地球温室气体增量中的相当部分。然而,如果从存量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早在百年前就已经开始排放温室气体。

  过去两百年里,美国排放的温室气体达5000多亿吨,中国的排放量只有它的一半多。

  发达国家享受着这些高排放带来的发展成果,那在承担减排的责任上,自然是要和发展中国家有所区别的,也就是说在当下的阶段首先承担起更大的减排责任,继而带动发展中国家。

  现实是,美国妄图站到话语权的高地,想把超越大部分国家目前发展阶段的责任单方面变成共同责任,与此同时,又在回避自己在现阶段要承担的有区别的责任。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履行的责任,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越发达国家。

  中国就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不止如此,中国还贡献了本世纪以来全球25%的新增绿化面积。

  行动,才是最有力量的语言,才是引领者最有力的说明。

气候难题如何解?美国话语陷阱得先破

  美国当然自己也减排,问题是,在履行这个最基本的责任时,美国也没忘记掺杂进心机。

  对此,提取过去一年拜登政府在公开场合与“气候”最相关的演讲,根据演讲中出现的高频词,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气候难题如何解?美国话语陷阱得先破

  在高频词的序列中,排在前几位的是气候、能源、清洁、排放。也就是说,对于减少碳排放这个核心问题,美国认为,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是最重要的方法。

  为何要大力推动绿色转型?继续看接下来的一组词:全球、国家、领袖、支持。

  也就是说,气候治理不仅仅为了气候治理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气候治理来维系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涉及高额补贴的《通胀削减法案》,就是具体体现,这部法案被誉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气候投资。

  根据法案,美国计划在10年内筹集3690亿美元用于投资补贴新能源与减少碳排放。具体看这些补贴,它采取的是明显的歧视性措施,要将外来企业在北美以外的生产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法案一经推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大量不满,其中还包括美国的盟友,尤其是以汽车产业为重的德国,它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遭到了不公平的竞争。欧盟持续抗议并表示,美国是在以“推进绿色转型”之名,肆无忌惮地推出不公平竞争手段。

  看透美国发展绿色科技是否是为了共治气候变化,还有一个视角,就是看美国绿色技术转让的落实情况。

  哪怕是在特朗普政府之前,中美气候合作更为密切的几年间,美国也没有兑现已经签署的对华绿色能源技术转让。

  随后,美国又炮制出了“强制技术转让”的概念,号称“美国开放科研大门,却被中国窃取技术”。

  实际呢?

  正是有赖于中国的大市场,美国公司通过转让部分技术,才能有效回收创新成本,为新技术研发提供后续支撑,这是跨国公司的常规运作模式。

  最近一个月,美国国会中的部分议员正在酝酿阻止即将于下个月到期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其中就涉及卫生健康、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多个全球公共议题。

  在李强与克里的会见中,中方特别提到了要共享发展成果的问题,其中,就指出发达国家应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技术支持。

  面对气候变化这个全人类共同的议题,要完成我们共同的目标,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和评理|美国华裔科学家成政治“胁迫”受害者

下一篇时政Vlog丨老地方见!逾百次访问中国的百岁朋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