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经济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新华社宁波5月20日电 综述:搭建共赢平台 激发合作潜力——展商眼中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
新华社记者张毅荣 殷晓圣
为期五天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0日在浙江宁波落幕。参会人士表示,中国-中东欧合作互利互惠,期待双方借博览会平台,不断在新领域释放更多合作潜力。
博览会吸引了400余家中东欧国家及其他欧洲国家展商,展品涉及六大品类、超过5000种。除了富有中东欧传统特色的农产品和消费品,一些新技术、文旅类产品服务等也首次集中亮相。
宁波市中东欧博览与合作促进中心主任张亚东告诉记者,参展是互利互惠的起点。一方面,中东欧高品质商品进入中国,能补充满足国内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庞大的市场也为对方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契机。
这是5月16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附近拍摄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绿化景观造型。(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石琪琪对记者表示,博览会为本地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新市场机遇。通过展会,这些企业能够对接中东欧优质商品和服务资源。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系列贸易投资促进活动,满足了不同企业的合作商洽需要。
主营希腊酒品进口的合资企业希品城此次带来35款希腊酒。公司联合创始人利亚科斯·康斯坦丁诺斯告诉记者,今年初以来,中国市场成长十分迅速,“这让我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今年波兰投资贸易局共组织了11家企业参展,其中国区首席代表尤德良告诉记者,通过与中国市场频繁“亲密接触”,波兰企业对中国市场好感度不断提升。波兰企业希望通过展会找到优质的中国代理商,让更多中东欧商品,特别是优质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同时也希望把机遇延伸至游戏、科技、医药等新领域。
去年底新成立的宁波保加华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此次携新研发的可降解环保垃圾袋参展。公司首席执行官德斯波多夫·迪米特罗夫说,希望能在展会上与更多人接洽,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在中国和欧洲市场上销售产品。
“文化市集”是系列展会上新设置的文化贸易板块。由中外多家单位共建的“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 此次与匈牙利李斯特中心、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保加利亚驻上海总领馆等机构合作,邀请企业和艺术家,举办了一系列中东欧文化展览、演出活动,在现场吸引大量关注。实验室负责人杨朝杰告诉记者,希望文化贸易成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新的合作增长点。
5月16日,在中东欧展馆匈牙利馆,运动员在展示台科搏运动。这是起源于匈牙利的桌式足球运动。(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波黑外贸商会主席兹德拉夫科·马林科维奇在展会期间表示,中国与一些中东欧国家建立直航,助力当地旅游发展,期待未来这一模式能够得到推广。他认为,波黑与中国和其他中东欧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经济绿色转型、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期待未来与各方开展更加具体的合作。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表示,TCL与中东欧各国合作渊源已久且内容广泛。未来,TCL将继续坚定在这一地区发展,愿与中东欧企业共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通的科研合作机制,加快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助力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参与记者:余忠稳、魏董华)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从端午产业“三变”看消费市场活力
- 倒计时5天!天津夏季达沃斯,我们准备好了!
- 30多家主流媒体齐聚宜都 探访绿色大产业
- 生态持续向好 北京打造生物多样性之都
- 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凸显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秘“智慧渔场”科技 打造“蓝色粮仓”
- 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新数据 新看点)
- 四川省广元市推进通道、资源、环境“三个转变”
- 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开幕
- 山东省五莲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乡村振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
- 青海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 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改革浇灌“科技之花”
- 区域发展新亮点|推动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观察之四
- 【文体市场面面观】“两个效益”彰显文化企业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