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不是只有中国人有武侠梦,外国大学生运动员们也对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武术充满向往。悠扬的乐曲声中,常能看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群屏息静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板一眼地练习太极拳。

在绳编体验区,运动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将一根红绳变成一只有着美好寓意的“吉祥如意结”,还能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绳编作品留作纪念。印度射击选手瓦拉里万不仅在赛场上能摘金夺银,绳编也颇有天赋,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编好两个“吉祥如意结”,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

把成都留在胃里,更留在心中

也许外国运动员们没听过“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这句中国俗语,但他们却用味蕾实实在在地验证了“四川人自古便是‘好吃嘴’”的事实。

26岁的泰国乒乓球选手塔萌菀在抵达成都前,就对“驰名世界的麻辣火锅”充满期待。虽然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劝运动员们赛前对成都辣味美食“忍住”,但他也真诚地提醒大家“赛后该吃吃该喝喝,尽情感受中国美食文化”。

哥伦比亚网球运动员帕迪拉喜欢“虽然很辣但又美味的火锅”,美国运动员玛德琳对大运村里的宫保鸡丁赞不绝口,“我不仅爱吃这道菜,我还知道这道菜起源于四川”,美国队华裔选手吴沛琳在赛后吃了火锅和兔头。近日来,不少外国运动员还因频繁出没于串串店、火锅店而在社交媒体频频刷屏。

成都大运会|“成都真的给人以家的感觉”——世界青年的中国文化印象

图为大运村餐厅

除了一饱口福,外国青年们还将中国文化分享给家人。荷兰羽毛球运动员阿拉姆在学写了“福”字后,又下载了电子版“大运汉语100句”来学习汉语。大运村内的文化集市上,望江楼造型的香袋、纯手工制作的竹子蜻蜓、棕榈叶编成的昆虫、具有不同保健功能的香囊等,在众多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学生们购买最多的纪念品。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熊猫造型的各种纪念品。

成都大运会|“成都真的给人以家的感觉”——世界青年的中国文化印象

8月3日,成都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吉尔吉斯斯坦运动员卡妮柯(左)拍摄队友阿扎尔制作香包的过程。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已经顺利接过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接力棒,在成为网红的路上继续走俏。“外国运动员大多对大熊猫、变脸文化很感兴趣。”成都大运村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工作人员说,“蓉宝”已成为大运会传递友谊的“形象大使”。

艾德说自己的四个孙子都点名要“蓉宝”,“所以,这次我要多带些‘蓉宝’回去”。捷克运动员谢巴尔在大熊猫基地和大运村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都消费了不少,因为“看到熊猫很难忍住不买”。

“这是我第三次来成都,之前看过大熊猫了,但赛事结束之后我还想再看一次大熊猫。”国际大体联射击技术委员会主席埃尔特洛娃心心念念的还是大熊猫。

“我们想把成都推向世界,我们想把世界带到成都来。各代表团不仅仅是来参加大运会的,也是来感受成都的,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承办这届赛事的意义。”国际大体联世界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说。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在中国的所学让我受益匪浅”

下一篇:幸存者揭露美国原住民寄宿学校“黑历史”:用数字代替姓名 一说母语就被打骂




  相关推荐